【阅读提示】经过3个月的精心筹备,6月1日,市政协召开二季度常委会议,专题协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
关注焦点:优化营商环境正当其时
营商环境“优”无止境。
近年来,“营商环境”是高频词,今年尤热。2018年1月3日,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
优化营商环境是为更高质量发展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,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,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”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,地方考核体系、绩效评价机制等必将更为优化,营商环境也将会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。
优化营商环境是荆门发展所需。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,荆门肩负省委赋予的重任。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,必须靠经济实力说话。近年来,全省同类城市都在争抢发展先机,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,我们的比较优势正在缩小。荆门靠什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?要靠营商环境。因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,就是提升综合竞争力。
3月23日,我市启动全市“整顿干部作风、整治发展环境”活动,集中三个月时间切实转变作风、优化环境。
市委有号召、政协有作为,市委有部署、政协有落实。在“两整”活动深入推进之际,市政协召开二季度常委会议,聚焦营商环境。
落实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,我们既要不忘“抓项目”的老本领,更要学会“造环境”的新本领。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“洼地”,转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“高地”。
优化营商环境正当其时。
建言痛点:发展,当以企业为中心
以企业诉求为风向标,市场主体期盼什么,委员们就聚焦什么、建议什么,瞄准的是影响发展环境的“痛点、难点、堵点”。
“流程多,手续繁琐,最根本的问题都是‘慢’。慢是政务环境最核心的问题。”王志杰、钟涛等委员建议推行“单窗通办”,对同一行政审批事项多部门、多环节审批的,按照一个部门承担(接件)、其他部门配合、一个窗口反馈的原则归并办理。
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,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。“企业有‘三怕’,怕‘查’、怕‘罚’、怕‘诉’”,市政协第三调研组调研发现,企业怕多部门反复检查,耗费精力;担心执法部门滥用自由裁量权,有失公允;企业涉案时,过度实施财产保全,一旦办案周期长,企业被拖垮……尤育改、张莹等委员建议,要出台公职人员行为“禁令”,严禁滥用行政权力、干预经济活动,要制定企业涉案财产处置规定,不轻易冻结查封企业银行账户及其他资产,提高解决商事纠纷的处置效率,不能久拖不决。律师出身的市政协委员江大清则把目光投向法律服务,建议在各个园区设立法律顾问室,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。
开门办企还有三件事:钱、人和配套要素。其中,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。前期有调研组发现,不少小微企业被续贷卡了脖子。委员们献良策,要创新金融产品,研发“循环贷”等产品,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,解决企业贷款到期后的融资需求。同样是续贷,协商会上还带来企业家们的心声:银行原本承诺企业还款后马上续贷,却时常不践行承诺。如此,企业不禁问:企业不讲诚信要上“黑名单”,银行不讲信用怎么办?
让企业长期安心在某地兴业的因素还有营商文化。暖商才能安商。针对包联制度,市政协委员张梓晗建议,要进一步完善现有企业服务包联机制,探索干部与企业家深交广交朋友的新方式。
逻辑起点:“在”政协协商
营商环境,事关发展全局。协商,共谋发展大计。
时间回到原点。
1月6日,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经济、工商联等界别联组讨论会上,杨士彪等委员的发言直指我市发展环境问题。出席会议的市委书记张爱国在听完发言后,当场敲锤定音:各级党委、政府要高度重视委员们的建议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对制约荆门发展的问题,大力进行整治,努力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。
会后,市委在审定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时,专门将营商环境这个课题交给政协调研协商。与此同时,市委安排9个调研组深入调研,启动“两整”活动。
为开好这次协商会议,3月上旬至5月上旬,市政协四个调研组深入县(市、区)、项目现场、服务窗口调研视察,赴外地学习取经,召开协商座谈会12场次,广泛收集意见建议。
这是一场酣畅淋漓、带有辣味的协商。会上,委员生动画像:少数干部存在“推、拖、抠”“三病”;委员率直建言:重资产不能抵押贷款,产业基金跟不上,政府担保资金发挥作用有限,重资产成了企业发展的“重”资产。如果企业‘死’了,重资产也将变成政府的沉重包袱;还有委员尖锐发问:对招商引资企业的服务没有持续跟进和巩固,难道荆门招商引资够了吗?
“大家的真知灼见,很好!”情况摸得准,建言才管用。会上,委员提出建立“政策超市”,建立以企业满意为标准的投资市场环境考评机制……现场聆听建议的张爱国表示,在“两整”活动进入问题整改、建章立制的关键时期,委员们的建议为市委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。他号召委员围绕转作风、优环境继续发力、继续调研、继续思考、继续建议。
交锋点燃讨论激情。小组讨论时大家竞相建言,热烈互动。市政协常委、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源渊从专业角度对优化法治环境提出建议;针对委员们关注的融资难,列席会议的市金融办工作人员现场解答;针对冯晓燕委员关于园林企业员工参加专业职称考试的困惑,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将在会后及时研究答复。与会委员普遍反映,这次协商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辣味。市政协常委王娟感慨,这种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的协商,让人很受用。列席会议的几位民营企业家代表深有感触地说,政协给了他们说话的平台。
部分企业家、市民代表、政协特约信息员应邀参加专题协商,这是市政协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,广纳民意、广集民智的有益尝试。
委员建言、书记采纳、市委交题、政协调研、会议协商,这是我市协商民主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一次生动实践!(记者邓欣慧通讯员程俊)